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我們為啥要理財

 俗話說: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週一世窮。
  我的理解是,居家過日子,精打細算不可少,但增收重於節支,「開源」重於「節流」,從容、富足的生活,不是靠一味地省吃儉用、降低生活品質、勒緊全家人的肚皮「摳」出來的。試想,一年不吃不喝,又能攢下多少錢呢?

  同樣,單身貴族,若無遠慮,也必有近憂,「月光族」的尷尬往往也是源於「計劃不周」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喝涼水」。
  那麼,如何才能周全地計劃好自己乃至家人的今天和明天,現在和未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科學、合理地當好家,理好財,未雨綢繆防不測,家中有糧心不慌。
  我們為什麼要理財?理財的效用有哪些?怎樣才能理好財?筆者最近在《特別關注》雜誌上看到徐建明先生的《我們為啥要理財》一文,頗受啟發,原文呈於此,與各位分享--



  大部分人談到理財的時候,都說要通過理財來為他的錢保值增值,理財確實是這樣的功能,但這只是表面效果,真正的價值卻不止這些。



保障生活避風險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瞬間萬變的世界,風險無處不在,時刻都有可能遭遇意外事件,但如果事先早做安排,就可以將意外事件帶來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個人所面對的風險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微觀風險,例如事業、疾病傷殘、意外死亡等;另一類是宏觀風險,例如通貨膨脹、金融風暴、政治動盪等。任何風險的發生都會給個人的財務安全乃至日常生活帶為巨大的衝擊,科學的理財安排,可以事先採取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當風險來臨時,就不會驚慌失措。



合理消費求平衡

  我們每個人收入和支出的增減並不是同步的,一般人在23歲大學畢業前幾乎沒有收入,但支出並不少;工作以後,其收入呈逐步上升趨勢,開始有了結餘;但到了25歲-35歲之間,人生的許多大事都要發生,如購房、購車、結婚、生小孩等,這個時期通常是最需要花錢的,此時的收入往往難以滿足支出,一般人沒有辦法保持收支平衡。

  到了40歲至50歲時,通常收入達到最高峰,但支出並不多,此時收入應當高於支出來積累財富。到退休後,收入顯著下降,儘管支出也有所減少,但肯定是支出大於收入,需要動用積蓄,保持晚年的生活水準。
  人生收入和支出的不同步,是需要理財的主要原因。理財可以站在整體的角度上,制訂一生的目標與計劃,使你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能輕鬆應變,在保證財務安全的前提下,享受更高質量的生活。一個人如果不提早做好整體規劃,就可能會出現有錢的時候過分揮霍,而收入下降的時候入不敷出。



積累財富出效益

  理財還有投資增值的功能,很多人為了迴避風險,會把所有的積蓄放在銀行,這樣雖然可以保證本金的安全,卻是以犧牲回報率為代價的,不利於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另一些對風險態度比較積極的人,可能只考慮高回報而忽視潛在的風險,通過理財,我們可以採取正確的投資態度和方法,在每一個時期,使自己手中的金錢在風險可承受的範圍內產生最大的效益,更快地積蓄到實現各種目標的資金,並在需要資金的時候可以有充足的現金用於生活的需要。

明白需要增效用

  同樣的東西對不同的人,其效用不一樣。一個漢堡包對於一個流浪漢的價值,遠高於一套高級真絲內衣;但對於一個時尚女性,真絲內衣的效用,就要遠高於一個漢堡包,這個道理似乎很容易明白,但在生活中,很多人還是被許多表面的東西所迷惑,忽視了生活的內在意義,花了很多的資源,追求到一些並非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
  很多人很會賺錢,也積累了很多財富,但其生活品質並沒有隨其財富的增加而增加;很多人花很多錢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錢花了不少,卻沒有帶來相應的享受。這都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因此,財富消費的效用不大。

  理財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讓人思考並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然後,將資產科學地分配到需要的地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