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炒基金的22條軍規(5)

9、情緒
  很難解釋旅鼠行為,動物學家提出一種假設:環境壓力的增加引起旅鼠荷爾蒙的變化,導致行為異常。
  在市場效率一統天下的情況下,經濟學家發現很多難以解釋的現象。1987年波及全球的股災就是典型的現象之一,在沒有重大不利的消息下,道-瓊斯一天內下跌了22%,而這一下跌又如多米諾骨牌迅速傳遍全球。在香港,一日內恆生指數竟下跌了33%。不久,股災以股價的全面回升而告終。迄今為止尚未發現與事件相關的重要信息。
  投資大師彼得·林奇做過統計。上世紀美國股市共發生過53次10%以上的波動,平均每兩年一次。25%以上的下跌共15次,六七年一次。看來,人類的行為與旅鼠相近,也是週而復始的。旅鼠衝進大海前,並不是沒有先兆,所以,預測暴跌也不是無跡可尋。
  1999年初,德國與意大利的兩位經濟學家發佈了他們的股票市場研究報告,他們利用數學模型對股票市場進行分析後認為,股市波動相當程度上與交易者的行為有關,而非像一些經典的經濟學理論所認為的主要是由公司業績,利率變動等因素決定。也就是說,股市波動有較強的非理性特徵。在建立數學模型過程中,兩位科學家把投資者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投資界的「原教旨主義者」,他們主要根據公司收益利率變化等因素來預測市場走向;另一類是「噪音交易者」,他們不是根據股票的價值,而是視其他交易者如何動作而隨大流,「噪音交易者」會在市場中產生一種類似人類群居本能的效應,從而吸引更多的後來者加入。經濟學家的研究發現,股市經常會出現的熊市、牛市的大起大落,主要由噪音交易者的行為引起。雖然從長遠看,股票市場的穩定力量主要是原教旨主義者,但噪音交易者所佔的比例超過一定臨界值時,股票市場的波動性明顯加劇。
  對於市場的亢奮狀態,波浪理論中有著相應的浪型對應,那就是進攻浪的延長,一個5浪結構的進攻浪可能延展到7浪結構,也可能是9浪、11浪,甚至更多,有時候,尤其是上升的第5浪,當投資者經歷了長久持續的上升後,上無阻力,下面是均線的頂托,資金源源不斷,一個牛市似乎永遠會持續下去。此時,正應了投機者「順勢而為」、「有風使盡帆」的信條,不到市場明確給出反轉信號絕不下轎。在第5浪裡,博傻的理論往往能發揮到極致。博傻的原則就是比誰比誰傻,誰比誰沒有理性,再不值的垃圾股也敢買,而且是價格越漲越買。只要不接最後一棒便不是「傻」,而是精明地利用了千載難逢的賺錢良機。
  「我們就跟著他們走,一旦發現一對夫婦變得目光呆滯,準備抓領帶的時候,就向緊跟其後的專家發出信號。這位先生就會走過來,然後我們把這對夫婦同人群分開,並對他們展開工作。只需500美元的存款就可以在這個天堂買一塊土地。」這是麥當勞創辦人雷·克羅克的回憶,他上世紀20年代曾在佛羅里達做房地產經紀人,目睹了上世紀初最出名的一場房地產狂熱。當時,房地產商居然能把海底下的土地賣出去。

  10、暗示
  既然是一種群眾運動,心理暗示便無時無刻不起作用。
  技術分析的一大前提是無論經濟、社會還是微觀的經營環境,都反映在股票價格中,換言之,股票價格反映了它背後一切博弈的因素。我們不妨分門別類去思考,經濟、社會乃至經營環境的變動都應當是漸變的過程,而行情卻多是突兀而稜角分明,使行情更叵測的,當是人的因素。
  圖形分析之前,有兩個概念應該著重強調,它們就是關鍵點位和趨勢線。之所以重要,就因為它們具有充分的群眾基礎,在大家的潛意識裡紮下根來,並通過投資者自覺不自覺的行為,左右行情未來的發展。如果市場中沒有這些群眾心理的作用,靠的是完全市場理論,那麼股價走勢一定是更加雜亂無章的,介於心電圖和工廠的生產進度表之間。價格反映的是業績和預期,與投資者對某些心理大關的忌憚、信念無關,市場的規律性、圖形之所以成為圖形的美妙的旋律性正在於此。
  人之所以為人,人之所以組成一個有序的社會,反映在股價變動中的神秘的共性是不可磨滅的。
  人人都知道美國的股市是最成熟的,最少受操縱的。是不是就可以認為美國股市沒有心理作用的制約,股票的定價全憑業績和預期呢?1999年4月,當道-瓊斯首次達到萬點高位時,道-瓊斯的走勢非常反常,昔日大刀闊斧、或穩紮穩打的風格全無影無蹤了,取而代之的情狀甚至可以用「鬼祟」來形容。幾天內,股價沿著10000點的軸線蠕動,幾天內的最高、收盤都在10000點上下十餘點的範圍內,而且,每天,最關鍵的點位總讓你聯想到「萬點大蟲」。
  萬點上下的美國股市市值達到10萬億美元,如此謹小慎微的行情肯定不是操縱的結果。可見,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多牛的人,多一般的社會,人的心理都存在共有的東西。那就是對十進制數字謎一樣的崇拜忌憚之情。
  上證指數最能佐證我們對關鍵點位的看法。自1993年到1999年間,在1050點這個區域,上證指數觸及此敏感區域不下10次,每次都有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一次次加深印象的結果,1050點真的成為電影《青松嶺》裡的歪脖子樹,股民每每遭逢,都有刻骨銘心的體驗。2001年後,制約行情的換成了1300點和1760點,儘管不斷發新股,指數已經失真,儘管宏微觀形勢發生了變化,只要沒有足以改變慣性的變動,每到1300點抄底族便進場,每到1760點,逃頂者便離場。股票箱於是自我強化,直到股改徹底改變了平衡的格局。
  關鍵點位的一大特點是壓力一旦被突破,就會變成支撐,反之亦然。這也比較容易理解,關鍵點位對投資大眾的心理產生暗示,股價在其上,跌到此處自然想到的是買,於是起支撐作用;股價在其下,漲到此處已經積累了浮利,大眾首先想到的是落袋為安,市場自然表現出獲利回吐。「文革」電影《青松嶺》上,富農錢廣為了霸佔生產隊的生產資料——馬,用條件反射的方法使牲口見歪脖子樹就受驚。投資者對關鍵點位的反應也類似於條件反射,一個點位或者一個價位區域之所以關鍵,就是看它曾經是怎樣刺激投資者的,刺激的強度和頻度是「關鍵」因素。市場中任何曾經發生轉折的地方都是投資者容易記住的地方,而且,時間距離現在越近,在頭腦中印象越深刻,所以,尋找關鍵點位的方法一是就地取材,二是在大行情中取材。上文列舉的道-瓊斯的例子,則是人的思維習慣在市場中的反映。
  一個行情觸及關鍵點位或趨勢線的次數越多,越證明其有效。但反過來,一個趨勢線也不可能無限制地有效。所謂「百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
  圖表分析中,股票箱、上升或下跌通道都是關鍵點位作用的結果。甚至反轉形態中M頭,W底也是關鍵點位的傑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