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九釣盛夏顯奇效

釣魚人公認春天是黃金釣季,但對夏日是否也是釣魚旺季則見仁見智,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體驗和看法。筆者認為,由於我國絕大多數地區是冬冷夏熱,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與淡水魚中的溫水性魚類的適溫範圍基本上是一致的,魚類的生存與攝食活動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夏天也是釣魚的有利時機,因為:(1)夏釣的時間較長,許多地區在100天以上,且晝長夜短,便於垂釣,夏至前後可從早上5時多釣到晚上8時。(2)不少魚類白天避高溫,夜晚才出來活動,夜釣上魚率高。(3)早晚水溫宜魚,魚類遵循一日三遷,早晚遛邊的回游、索餌規律,食慾比較旺盛。(4)各種水生植物生長茂盛,光合作用較強,水中溶氧足、水生昆蟲和浮游生物較多,釣草效果明顯。(5)相對耐高溫的鰱?鯇白比其它季節活躍。   

  夏釣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氣溫水溫較高,常有陣雨,雷陣雨和低氣壓出現,魚類不像春天飢不擇食,有時上魚率不高,但是從總的情況來看,利多弊少,夏釣的魚獲尾數和總重量都高於其它季節。   

  夏釣的方法、重點和效果可從九個方面得到驗證。   

  一、釣「兩頭」———頻頻上魚   

  這個「兩頭」一是季節的兩頭,即夏初和夏末,水溫接近季春和孟秋,釣績比較明顯;二是一天中的兩頭,即早晨和傍晚,魚類處於攝食高峰期。天氣正常時,魚類日出前後陸續游到岸邊進早餐,10時以後逐漸向深水區收縮,下午4時左右又回到岸邊「吃晚飯」。由於早晚光照、水溫宜魚,受高溫,低氣壓的負面影響較小,故有「金早晨,銀黃昏,中午釣魚急死人」之說。出釣「金早晨」後適當休息,養精蓄銳,再釣「銀黃昏」,避開「急死人」的時段,勞逸結合,以最少消耗換來最佳效果的一種優選法。   

  二、釣陰涼———必有所獲   

  夏天在樹蔭、懸崖下和陡坡、泵房邊或其它沒有太陽直射的地方,氣溫水溫較低,人在避陰處可免受烈日暴曬之苦,魚兒也會從水溫過高的陽光下游到陰涼處避暑、攝食,在這樣的地方下鉤當然比烈日下收穫大,若釣位選得好,很快會錦鱗盈護。   

  三、釣深潭———心想事成   

  盛夏時節,近岸、淺灘和距水面 1米 左右的水體溫度接近氣溫,最熱時超過 32℃ ,不適 合溫水性魚類生存,而2~3米深的地方多在28℃上下,4~5米深的地方水溫相對穩定,魚類正常活動,每年夏天,我常與釣友「捨近求遠」到小浪底水庫釣魚,那裡煙波浩淼,水活魚多,通常釣4米左右的水深,每天獲鯽4~5千克,有時碰到了鯉、草等大型魚類,則可滿載而歸。   

  四、釣草窩———收穫頗豐   

  夏日水庫草叢處食物多溶氧足,還有防曬,降溫效果,一些大葉和稠密的水草,像「傘」和「草棚」擋著似火的驕陽,草下水溫稍低,水深 2米 以上的水草區更明顯,常有魚兒棲息,覓食。我用「稀草釣密,密草釣稀,不稀不密釣間隙的辦法,經常在1.5~ 2米 深草窩定點輪釣。   

  五、釣微雨———靈機應變   

  有人說「春雨滿塘魚,夏雨不上鉤」。其實,夏雨也有魚上鉤,問題看你怎麼釣法。傾盆大雨,雷陣雨,風疾浪大,標如跳舞,不僅魚難釣,就是標也無法看清,由於水表涼爽,溶氧增加,底棲魚上浮,此時釣底不如釣浮,微雨或零星小雨時,不僅底釣不會落空,浮釣鰱?和其它上浮的魚,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雨後多雲見晴時,光線忽明忽暗,高溫有所緩解,氧足魚歡,正是下鉤有利時機。   

  六、釣流水———有魚搶鉤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流水使不同溫度的水層互相翻滾溶合,上下對流比較充分,水溫比靜水低,含氧量也高,倍受魚兒的青睞。有的魚有逆流而上的習性,有的魚喜歡在活水中嬉戲捕食,用軟竿甩釣,掛葷餌或較硬的面餌,走釣與守釣結合,收穫不亞於釣陰涼和釣微雨。   

  七、找湧泉———熱中找涼   

  有些河川、塘庫靠近山澗,深水井或水底沙礫,岩石縫、有泉眼和暗流湧現,附近的水體冬暖夏涼,溫差較小,如陸地上的「避暑勝地」,對魚類有吸引力,是夏釣的上好釣點。如果觀察判斷或向當地人瞭解,發現了這樣的場所,就等於發現了魚窩,將餌鉤拋出,不愁無魚問津。   

  八、釣鰱?———每每豐收   

  鰱?喜高溫,常在水的上層活動,用它那寬闊的嘴和鰓過濾浮游生物。除 33℃ 以上高 溫悶熱缺氧和暴風驟雨等不利天氣外,夏日是釣鰱?的旺季,只要餌對口,時機掌握好,根據水溫調整好浮釣深度,就不難取得較好的釣績。   

  九、釣月夜———碩果纍纍   

  夏天是夜釣的有利時機,假如白天氣溫高,垂釣效果欠佳,選擇明月皎潔的夜晚,集釣魚、納涼、欣賞夜景於一體,也是人生一大樂事。那些白天食慾不振的魚,尤其是愛在夜間活動的無鱗魚,往往攝食積極。它們通過嗅覺,聽覺,側線探測食物源,通過味覺、觸覺品嚐、吞鉤,針對所釣魚種的食性,把餌料味調得香一點,腥一點,常常會釣獲纍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