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滯脹歷史是當前通脹風險的一面鏡子

“滯脹”是對美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特徵的總結。1970~1982年,12年間CPI增速為7.9%,同期GDP增速為2.7%,其中,1974~1975年,美國GDP連續兩年負增長,而CPI增速卻高達10%;1980~1982年,經濟停滯,CPI增速同樣保持高水準10%左右。之前12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2.2%和4.2%,之後12年間這兩個數據分別3.6%和3.3%。這種傳統菲利普斯曲線難以解釋,即物價上漲和經濟停滯同時發生的現象被稱為“滯脹”。人們發現,收入跟不上物價,財富缺乏保值手段和場所,超過10年的物價快速上漲,讓人們對未來喪失信心。

  關於滯脹產生的原因,首先可以想到的是油價上漲,但油價很難解釋物價的持續上漲。美國上世紀70年代CPI漲幅維持在5%以上的高位,平均漲幅接近8%,而且在油價回落以後物價漲幅並未明顯回落。因此,物價快速攀升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總結起來,大致有如下幾個:

  一是以“看得見的手”避免經濟週期性調整的過度自信。“二戰”以後,凱恩斯主義成為經濟主導思想。這種思想使政府赤字財政有了存在的合理性。然而,支出的剛性增長,導致支出易增難降,“看得見的手”變成了“管不住的手”,物價上漲的壓力持續積累。

  二是對“大蕭條”教訓的總結反思及政策的矯枉過正。“大蕭條”過後,美聯儲秉持“真實票據理論”,即央行只對有真實貿易背景的資金需求提供流動性,從而導致銀行大批破產,最終造成“信貸收縮-經濟蕭條”的惡性循環,最終演變為經濟持續衰退的“大蕭條”。基於這種思路,“二戰”以後,政策執行在經濟收縮時及時出手救助而不是任由週期性調整,就成為更加容易和可能的選擇,因為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美聯儲,均不敢冒再次引發“大蕭條”的風險。結果是寬鬆政策被執行的可能性遠大於緊縮性政策。

  三是制度化的“工資-物價”螺旋式上漲。“二戰”以後,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與員工的關係趨向長期化,這有美國工會組織不斷發展的原因。截至1950年,美國工會會員達到了1500萬人,是1930年的數倍。強大的工會組織使企業辭退工人更加困難,兩者之間的契約關係長期化。在物價出現快速上漲後,工人和企業以工資與物價掛鉤的方式保證工人的實際收入穩定,這造成了工資和物價上漲相互強化和螺旋式的持續上漲。

  四是貨幣快速擴張。弗裏德曼的名言“物價上漲無論何時何地均是貨幣現象”,雖非時刻準確,但若缺乏貨幣支撐,也很難會發生持續的物價上漲。“二戰”以後的較長時期裏,美國貨幣供應量增速維持在較低水準,如廣義貨幣M2增速多數時間在5%左右。進入上世紀70年代後,貨幣供應增長開始提速,其中,七八十年代美國M2增速均維持在10%左右的較高水準。另外,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為貨幣擴張提供了重要基礎條件。面對黃金不斷流失的局面,美國總編尼克森於1971年8月15日宣佈拒絕外國政府兌換黃金,斬斷紙幣與黃金的“最後一絲聯繫”。從此以後,美元擴張再無羈絆,這為日後的通脹埋下禍根。

  說到貨幣,僵化的利率體制也是滯脹的重要催生因素。美元失去黃金之“錨”後,雖然具備了膨脹條件,但在經濟主體財務約束良好的情況下(這在美國不難滿足),只要利率水準足夠高,還是會對信貸需求和貨幣擴張構成約束。可惜的是,滯脹發生前,受利率改革滯後的影響,美國較長時間處於負利率狀態,這也與“大蕭條”有關。“大蕭條”發生後,金融業萬夫所指,傳統銀行被分拆為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業務,並限制商業銀行對儲戶的付息水準,希望借此防止銀行高息攬存後被迫再發放高風險貸款,這一規定被總結為“Q條例”。

  “滯脹”的演進過程大致如下:“二戰”以後,美國經濟經歷了較長時間低物價高增長的黃金時期,到1960年後期,經濟週期性擴張走向末端,增速放緩。出於對經濟週期性調整的恐懼,在國家干預經濟思想及政策的指導下,美國開始執行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油價更是火上澆“油”,物價上漲逐漸加速。為避免實際收入的下降,工人通過工會向企業施壓,要求工資增幅與物價掛鉤,企業通過提價轉移成本,

  推動物價持續上漲。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美元對內持續貶值很快超出國界,全球隨之迎來新一輪通脹。

  對照這段滯脹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當前美聯儲忽視通脹風險的傾向。

  近期的美聯儲會議決定下半年繼續逆轉操作,並決定將當前0~0.25%的低息政策維持到2014年底。美聯儲如此政策無可非議,畢竟當前美國失業率高企,經濟步履蹣跚。但如果將目前更低的政策維持兩年半,幾乎可能肯定再次發生通脹或者資產價格泡沫。因為教訓仍歷歷在目美聯儲2003~2004年將1%的低息政策維持1年,即導致了後來次貸危機的發生。

  近期,美國M2增速悄然回升至10%左右,M1增速高點則超過20%幾乎是近30年以來的最高水準。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數國家物價呈回落趨勢,但如果仔細分析上述那段滯脹歷史,我們便有足夠理由對通脹風險保持足夠的關注和警惕了。
返回列表